您當前的位置 : 鎮江好人網 ?>? 時代楷模 > 江蘇時代楷模
果樹栽培專家糜林被追授江蘇“時代楷?!睒s譽稱號
姓名:糜林
事跡:糜林,男,漢族,1963年8月生,江蘇鎮江人,中共黨員,生前系鎮江市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室主任,研究員。2020年2月18日因病逝世。他33年如一日扎根“三農”一線,育成草莓品種3個,創新應時鮮果技術30余項,并把科技成果推廣到5個省、17個縣,累計培訓農民16萬多人次,為農民增收10億多元。2020年9月,入選中國文明網2-7月“中國好人榜”。
(糜林生前工作照)
扎根土地 不忘初心
糜林常說,“我本身就是農民家的孩子,因為看多了農民的苦,才立志學習農業科學技術,幫助農民致富?!?987年7月,從句容農校(現為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工作以后開始,糜林就扎根農村,踐行著自己的初心?!拔覀円獛娃r民想想辦法”是糜林的口頭禪,他始終堅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銷、實現農民富”的宗旨,扎根農業農村一線,全心全意把服務農民當做自己的畢生追求。梨子大戶竇永敏,19年前是一個中年失業的下崗職工,他需要一條討生活的農業路子;水蜜桃大戶王巧娣,16年前除了30畝的荒地一無所有,她一心想要種桃子;四川綿竹農民魏有強,12年前“種”下了致富夢,他想走出震災走向新生;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黨總支書記聶永平,7年前,滿懷富民夢,他想要帶領農民發展高效農業....33年來,他一直履行著內心對農民的承諾,將無數農民、農業帶頭人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指導梨子大戶竇永敏改良土壤)
刻苦鉆研 精益求精
在日本農文協電子圖書館,糜林至今仍保持著一項記錄——日本本土外專家訪問閱讀量,世界第一。上世紀80年代,糜林不斷研習日本最新果樹種植技術,農業結構調整缺什么、農民增收致富少什么,他就研究什么推廣什么。他率先從日本引進了無花果、甜柿、砂梨等種苗,不斷深入研究草莓、梨、桃、葡萄、藍莓、薄殼核桃、柑橘、大櫻桃栽培技術 ……他是農民有求必應的“百寶箱”,是“不專一”的專家,是停不下來的“陀螺”。2007年,為了可以讓農民直起腰,站起來勞作,降低農民勞動強度,糜林開始研究高架草莓。他帶著團隊用價格便宜的控根器把種植行圍起來,將壟間的土挖起混入肥料,堆成高壟,架臺雖然很“土”,但管用、高效,而且成本只有高端鋼管管的十分之一,大受農民的歡迎。如今,糜林生前所在鎮江農科院駐地句容市,已經是華東最大的大棚草莓生產基地、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是業界領先的高架草莓栽培技術高地。
(指導安徽省草莓種植戶草莓超高壟栽培技術)
胸懷大局 無私奉獻
糜林不僅幫助指導茅山老區人民走出了一條“科技興農”之路,而且為貴州沿河縣、新疆克州、重慶銅梁等幾個極度貧困縣農民脫貧致富做出了無私奉獻。新疆的葡萄聞名全國,作為新疆重要的葡萄生產基地,克州的葡萄在江蘇卻賣不出好價錢。糜林反反復復研究,將新疆葡萄嫁接出了“江蘇味”,并在2018年來到新疆阿圖什市阿扎克鄉,教授當地柯爾克孜族人嫁接馬奶子葡萄。僅僅兩年工夫,克州的葡萄在江蘇賣出了好價錢,阿扎克鄉老百姓富了起來!一位叫艾爾肯江的農民拿了一箱子葡萄找到江蘇省委宣傳部在克州的扶貧干部陳仁云,請他把葡萄帶給糜林。得知糜林已經去世,老農半晌沒有說話,臨走的時候,堅持把葡萄留下了:請把這個葡萄放在糜林墳墓前,讓他嘗一嘗帶江蘇味道的新疆葡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18年6月23日糜林研究員在新疆克州阿圖什市阿扎克鄉鐵提村指導葡萄生產管理)
不計名利 一生為農
這些年來,糜林牽頭完成的科研成果很多,但獲得的榮譽不多。他常說,“年輕人評職稱更需要第一署名和評優評先”。他總是把集體研究成果和表彰申報機會讓給團隊其他成員。在他心里,農民富起來就是對他最大的獎勵。
糜林這一生,對于農民,從不吝嗇時間。在農民眼里,他就是有求必應、隨叫隨到的“果樹保姆”。只要一個電話,不管是節假日還是烈日炎炎或寒風刺骨,他都會立即趕到現場。翻開他生前的最后一本日記:“1月2日,杜家山指導梨、葡萄修剪、春城老唐處指導梨修剪;1月3日趙健、小竇處指導;1月4日,看光明……”每天一句話記錄著他超12個小時的工作量。對他自己,卻極為苛刻。女兒大婚,他掏出一張多次修改、皺皺巴巴的手寫稿致辭,當讀到“夫妻每日交談半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最后一句祝福時他硬咽了。是的,他實在太忙了,每天早出晚歸、全年無休,一年里有三分之二以上時間奔走在田間地頭,留給妻子的半小時只有那些沒有出差、筋疲力盡回到家后的深夜。即便被確診為肝癌晚期,他在病床上仍然惦記著農業、農民。他把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給了農民。糜林有著67年黨齡的90歲高齡父親,撫摸著兒子的遺像,喃喃自語,“你走了很可惜,但是讓那么多人脫貧了,這輩子值了!”
(為貴州銅仁縣農民致富帶頭人作現場講解指導)
本期楷模 2020-12-07
推薦楷模
一生惠農興農的大地活雷鋒 —全國時代楷模趙亞夫
姓名:趙亞夫
事跡:趙亞夫,男,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4月出生,江蘇常州人,江蘇省鎮江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鎮江市農科所原所長、黨委書記,黨的十四大代表。他扎根農村,服務農民,與農民一道艱苦探索,開辟了一條通過科技興農、以農富農,建設“農民共同富裕、農業生態高效、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農村小康社會之路,帶領數十萬老區農民實現了“小康夢”,被譽為“一生惠農興農的大地活雷鋒”。
果樹栽培專家糜林被追授江蘇“時代楷?!睒s譽稱號
姓名:糜林
事跡:糜林,男,漢族,1963年8月生,江蘇鎮江人,中共黨員,生前系鎮江市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室主任,研究員。2020年2月18日因病逝世。他33年如一日扎根“三農”一線,育成草莓品種3個,創新應時鮮果技術30余項,并把科技成果推廣到5個省、17個縣,累計培訓農民16萬多人次,為農民增收10億多元。2020年9月,入選中國文明網2-7月“中國好人榜”。
鎮江援疆干部王華被追授“江蘇時代楷?!?/p>
姓名:王華
事跡:王華1975年出生于江蘇鎮江丹陽市的一個農民家庭,曾在丹陽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丹陽市委組織部等部門歷練多年,并于2012年2月被提拔為句容市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