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江蘇好人榜”發布啦!
助人為樂(5人/組)
王輝:百日堅守抗疫、十年助學扶貧的志愿服務帶頭人
王輝,男,1974年生,南京玄武環境集團工作人員,兼職南京市玄武區梅園新村街道明故宮社區后宰門街第一黨支部書記。
十年來,王輝走訪全國多個貧困地區學校,呼吁社會各界開展教育扶貧。他和社會愛心人士一起在陜西商洛、江蘇連云港等地,建設愛心書屋24座,捐贈愛心書籍6萬多冊、科普教具300多套、愛心書櫥400余個。他積極投身義務巡河、清河,還發動身邊群眾加入守護母親河活動?!靶鹿凇币咔槠陂g,他帶領60余名志愿者參與基層疫情防控工作。
楊新平:義務推拿回饋社會的盲人師傅
楊新平,男,1963年生,宜興市新平盲人推拿所所長、宜興市盲人協會主席。
楊新平在入伍期間因公致殘,退伍后投身推拿行業,創立新平推拿所。從2008年起,他連續十幾年堅持為消防大隊官兵、敬老院老人和殘疾人、五保戶等弱勢群體義務推拿,還組織盲協骨干加入當地志愿者服務組織,走上街頭開展義務勞動。他堅持每周為宜興市聾啞學校高年級的近30名學生傳授推拿技術,吸納100多名殘疾人進入新平盲人推拿所工作。
李小英:真情服務391戶居民的貼心管家
李小英,女,1968年生,常州市新北區三井街道府新社區太湖花園業主委員會副主任。
2011年5月,李小英上任后,面對小區環境差、物業費收繳率低等情況,帶領業委會工作人員挨家挨戶走訪391戶住家,提出“先服務、后收費”的管理理念。她拿出“鐵娘子”的工作作風,下大力氣整改小區基礎設施安全隱患,美化小區環境,細致周到地幫扶空巢老人,小區物業費收繳率從不到30%提高到98%。
蔣桂生:投身無償獻血事業20多年的志愿達人
蔣桂生,男,1952年生,鎮江市京口區健康路街道東桃社區居民。
從1999年6月開始,蔣桂生積極投身無償獻血事業,先后無償獻血17100毫升。年過六旬后,無法繼續無償獻血的他加入了鎮江市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市紅十字會,繼續投身于無償獻血的宣傳和公益活動中。他曾被授予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獎終身榮譽獎。
朱海童:積極投身特殊兒童康復事業的85后校長
朱海童,女,1985年生,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星寶貝智樂園校長。
2009年,朱海童放棄公立幼兒園的舒適崗位,先后創辦彩虹雨康復中心和全省唯一一家集普教與特教相結合的民辦非營利性幼兒園,先后為近600名自閉癥等殘疾兒童提供了專業有效的康復教育服務,部分兒童已經順利進入普通小學接受義務教育。她開展的融合教育特色做法被江蘇省殘聯評為“全省殘聯系統2019年度創新創優項目”。
見義勇為(5人/組)
周旺海:用盡全力托舉起落水兒童的六旬老漢
周旺海,男,1953年生,蘇州吳江松陵港務實業有限公司退休職工。
2020年9月12日上午9點多,周旺海途經西塘河邊時,看到不遠處一個孩子從岸邊柵欄的盡頭掉進河里,家人在旁邊急得跺腳驚呼。他一個箭步沖過去跳入水中,用雙臂將落水的孩子舉過頭頂。由于水面離河岸太高,路過的幾名年輕人趴在岸邊,后面的人抓緊前面人的腳,終于將孩子拖上岸。之后,大家又奮力將已經脫力的周旺海從河里拖了上來。
楊雪紅:秒變公交車為救護車的“天使司機”
楊雪紅,女,1987年生,鎮江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204車隊5路駕駛員。
2020年9月14日上午,楊雪紅駕駛5路公交車在大市口東站正常上下客后,正要起步出站,突然聽見站臺上傳來呼救聲,便停車來到站臺,發現有位老人暈倒在地,一旁老伴向她求救。她立即將倒地老人背到車上,向車中乘客說明情況,駕駛著公交車在3分鐘內將老人送到附近醫院?!肮卉嚸胱兙茸o車”的善舉,使暈倒老人得到了及時救助,受到央視《新聞直播間》的關注報道。
商黎明:公交車上挺身而出搶救暈厥乘客的好醫生
商黎明,女,1975年生,靖江市城南中心衛生院眼科副主任醫師。
2020年11月3日晚上,商黎明下班后在站臺轉乘公交車回家時,看到一輛公交車停下后,前門緊閉,乘客紛紛從后門下車。經過詢問,原來車上有一位男性乘客突發疾病暈倒在地。她立即從后門沖上車查看情況,只見倒地男子面色灰暗、口唇紫紺,觸摸頸動脈沒有搏動,胸廓也沒有呼吸起伏。她立即將男子口中分泌物清理干凈,并跪地進行不間斷的心肺復蘇,直到救護車趕來,她才安心地坐上公交車回家。
王軍:路遇車禍跪地救人的好醫生
王軍,男,1973年生,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
2020年10月29日晚上9點多,王軍在路過一個交叉路口時,發現一輛轎車與一輛電動自行車發生碰撞,電動車駕駛員倒地昏迷。他立即上前查看,發現傷者雙側瞳孔散大,生命危急,立即跪地對其進行心肺復蘇搶救。十分鐘左右,傷者恢復了自主呼吸,他仍半蹲著守護傷者,直到救護車趕到。王軍還是江蘇省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武漢中心醫院工作了一個月。央視新聞報道了他跪地救人的事跡,獲得近10萬網友點贊。
傅曉昆:暴雨中跳入溝渠救出落水父女的城管隊員
傅曉昆,男,1988年生,新沂市瓦窯鎮綜合行政執法局鎮容中隊隊員。
2020年7月12日是中考的第一天。早上七點左右,大雨傾盆,傅曉昆在開車趕往執勤地點的路上,隱約聽到路邊傳來呼救聲。他急忙下車,發現不遠的溝渠中掙扎著兩個人,便立刻跳入水中救人。他先將落水女孩拖拽上岸,隨后又將在不遠處的男子救上岸。當得知落水女孩是中考生時,他不顧疲憊及時將女孩送到考點,之后又回到值勤點繼續工作。
誠實守信(2人)
許天成:堅守承諾代父交納萬元黨費的耄耋老人
許天成,男,1937年生,揚州市寶應縣原廣洋湖農機廠退休工人。
82歲的許天成孤身一人居住在40平米的農村老房內,盡管聽覺不便但他清晰記得父親臨終前的叮囑:每年代交100元黨費。為完成父親遺愿,老人省吃儉用從不亂花一分錢,2014年拿出1萬元為父親交納了一筆特殊黨費,2015年以父親名義向黨組織交納關愛基金1000元、為文化活動捐贈4000元,2020年初又向鎮防疫指揮部捐款5000元,默默踐行著一個耄耋老人的平凡堅守。
于連富:守護荒島四十載的“生態衛士”
于連富,男,1945年生,濱??h農業產業園區夾堆村村民。
1980年,原大套境內興建水利工程,形成了一個三面環水的小島,于連富被聘為島上唯一的護林員,負責50畝林地及越河大壩林木的守護管理工作。1993年5月后,他不再擔任護林員,卻割舍不下對小島的牽掛,繼續留在島上義務護鳥?,F在,島上林木繁茂,棲息的鳥兒逾5萬只,已從原本的荒島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萬鳥天堂”。2012年6月,于連富當選江蘇省首屆“生態文明使者”。
敬業奉獻(11人)
孟志:燃燒青春、奮勇戰“疫”的 “抱冰青年”
孟志,男,1995年生,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巡特警大隊輔警勤務中隊副中隊長。
2020年7月31日,室外氣溫35攝氏度,孟志和同事接到任務,負責200多名境外返寧人員的登機引導、物品搬運等工作。5小時連續高強度工作后,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里灌滿了汗水,在將兩名中暑暈倒同事從5樓背下來后,孟志虛脫地癱倒在地,賓館工作人員趕緊找來了一個超大冰塊為他降溫,他直接將冰塊環抱在懷里。他的事跡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十余家中央媒體報道點贊。
徐而迅:奔赴藏區傳遞法治溫暖的公益律師
徐而迅,女,1965年生,江蘇迅安律師事務所主任。
徐而迅長期參與無錫市婦女聯合會“12338”婦女維權公益服務熱線的咨詢接待工作,還是無錫市憲法宣講團成員。2019年,她積極響應“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奔赴四川涼山地區木里藏族自治縣。一年多時間里,她值班接待法律咨詢300多人次,代書案件40起,辦理援助案件33起、司法調解6起,參與縣政府重大項目談判,出具多份法律意見,為助推當地法治建設付出辛勤努力,受到了當地百姓的信任和愛戴。
費紅霞:傾情援陜展現荷鄉大愛的白衣天使
費紅霞,女,1977年生,寶應縣人民醫院醫生。
2018年,費紅霞作為支邊醫療組組長來到陜西省定邊縣婦幼保健院掛職服務至今。她帶領當地醫生開創了宮腹腔鏡、宮頸利普刀錐切等微創手術,救治了多名產科并發癥患者。她堅持每周進行三次教學醫師查房,用一對一帶教的方式培養年輕醫生。她先后組織多項專業醫療技術培訓,推動寶應醫院與定邊醫院簽署對口支援協議,為當地醫院長期提供技術、人才支持,為當地醫生創造免費學習交流機會。
劉旭明:16年心系群眾探索幸福社區工作法的基層干部
劉旭明,男,1968年生,靖江市濱江新區江陽社區黨委書記。
從2004年成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開始,劉旭明始終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2016年任江陽社區黨委書記后,他先后走訪住戶近1萬戶,15個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民情記錄。他探索創新“黨建家”工作模式和“幸福社區工作法”,牽頭300余名居民志愿者組建多種服務團隊,結對幫扶低收入家庭,打造居民家門口“小公園”,在社區管理中逐步形成普惠共享的睦鄰互助模式。
冒小馳:保護群眾撤離被洪水卷走負傷的抗洪勇士
冒小馳,男,1995年生,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72集團軍某部排長,如皋市東陳鎮人。
2020年7月22日,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白石天河石大圩段突發險情,冒小馳與27名黨員骨干組成突擊隊,用繩子捆在腰間組成人墻幫助群眾撤離。剛把身邊最后兩名群眾安全護送過去,水勢驟然暴漲,冒小馳瞬間被洪水卷走。在隊員們合力救援下,冒小馳被救起并迅速送至醫院搶救,經過4次肺泡灌洗手術、呼吸機輔助呼吸、連續抗感染治療,才終于脫離危險。
“淮上公安”女子特戰隊:致力“戰疫情、保安全、促發展”的12朵警花
“淮上公安”女子特戰隊。2020年2月3日,淮安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根據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需要,成立由12名女警組成的“女子特戰組”,后固化為“淮上公安”女子特戰隊。新冠疫情發生后,她們承擔起信息核查、涉疫重點人員情況跟蹤、涉穩情報信息分析等工作,用堅守、奉獻和擔當筑起一道道戰“疫”防線。之后,她們在全市先后開展20場反電詐宣講活動,線上線下共12萬余人次收聽收看,取得良好的社會成效。
沙軍:心懷感恩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有志青年
沙軍,男,1994年生,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夾河村黨支部副書記。
沙軍上高三時家里突遭變故,關鍵時刻,鎮村黨委伸出援助之手,按照程序將沙軍家庭納入建檔立卡低收入戶來幫扶,解除了沙軍上學的后顧之憂。2017年大學畢業后,沙軍毅然返鄉成為一名村干部,帶領鄉親們一起種植瓜蔞,使瓜蔞逐漸成為夾河村增收創收的優質產業。2020年10月17日,沙軍獲得全省“脫貧致富獎”。
池振龍:堅守初心鑄就師魂的最美班主任
池振龍,男,1964年生,宿遷市宿豫區仰化中心小學教師。
從1983年至今,池振龍當了38年老師,做了近30年班主任,帶了20多年畢業班,“如果愛,就深愛” 始終是他愛教育、愛學生的座右銘。他從不放棄一個學生,幫助“逃學”學生找到學習方向,幫助患有先天性癲癇疾病的學生融入集體,為留守家庭的學生解開心結。2020年10月,池振龍評獲“感動江蘇教育人物——2020最美班主任”。
馬代夫:將“中國薯”研究推向世界前沿的泥腳科學家
馬代夫,男,1953年生,徐州市農業科學院首席科學家。
1980年,馬代夫進入徐州市農科院工作,40年來帶領團隊在國內首創甘薯骨干親本研究和利用,育成甘薯新品種59個,還倡導研制了甘薯病毒檢測和脫毒薯培育利用技術,累計推廣面積1.3億畝,成為甘薯產業發展史上的創舉。2008年擔任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以來,馬代夫帶領中國甘薯研究在栽培技術、綠色防控、甘薯加工、分子育種等方面取得世界水準成績,為我國甘薯產業和學科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徐海:22年守護城市6萬多盞路燈的“光明使者”
徐海,男,1975年生,連云港市星辰照明有限公司安裝養護二所副所長。
徐海扎根路燈維護一線22年,服務全市6萬多盞路燈、3000多公里線路,400多個配電箱。他一心鉆研業務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中善于解決“疑難雜癥”,對舊燈具開展廢物利用,每年為公司節約成本幾十萬元。他還是公司志愿服務品牌“螢火蟲小分隊”的骨干隊員,經常義務幫扶空巢老人等弱勢群體。
張曉琴:從“小白”成長為行業專家的青年女勞模
張曉琴,女,1989年生,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油氣檢測專職。
2014年7月,張曉琴大學畢業后開始從事電力用油氣檢測工作,她以不怕吃苦、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的精神,扎根一線開展電力油氣試驗,僅用6年時間從“小白”成長為行業專家,榮獲了包括“江蘇省職工十大科技創新成果”及其他省部級職工創新獎勵5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1項,制修訂電力行業標準8項,被授予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
孝老愛親(4人)
王耀宏:悉心照顧癱瘓愛人35年的好丈夫
王耀宏,男,1954年生,太倉市城廂鎮萬豐村村民。
1985年,王耀宏的愛人罹患疾病后高位截癱,王耀宏成了家中唯一支撐。為了離家近一些,他放棄了泥瓦匠工作轉而種田,每天清晨4點鐘起床煮飯,幫妻子洗漱、喂飯后下地干活。他一邊精心照顧妻子,一邊撫養年幼的女兒、照顧多病的老人,用男人堅實的肩膀撐起了一個完整的家。
徐燁:14年以愛筑家的“軍嫂媽媽”
徐燁,女,1984年生,常州市新北區薛家鎮葉家村委副主任。
2006年,徐燁早年離異的哥哥一病不起,徐燁的父母年邁,無力照顧年僅十歲的孫子,剛剛大學畢業的她義無反顧地把侄子帶到身邊悉心照料,直到侄子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2012年,徐燁有了一對雙胞胎女兒,由于丈夫是軍人,每年只有50天能回到家中與妻兒相伴,徐燁克服困難、任勞任怨,獨自照顧3個孩子長大。
冒建芳:帶著公婆改嫁28年不離不棄的好兒媳
冒建芳,女,1966年生,如皋市吳窯鎮三元社區居民。
28年前,冒建芳的丈夫突發急性腦溢血去世,留下兩個年幼的女兒、沒有收入的公婆和債務。為了維持生活、償還債務,冒建芳遠赴毛里求斯打工3年。1999年,冒建芳帶著公婆組建了新的家庭,她和丈夫一起細致安排老人的飲食起居,在老人生病時24小時輪流陪護。
李金娟:20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婆奶奶過百歲的好孫媳
李金娟,女,1971年生,灌南縣田樓鎮西盤村村民。
20年前,李金娟的公公去世后,丈夫的奶奶由于悲傷過度逐漸喪失聽力,李金娟便將80多歲的老人接到自家照顧。她悉心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為老人準備可口的飯菜,還經常幫老人梳頭發、牽老人出門散步曬太陽。如今,老人已經103歲了,依然行動自如、精神矍鑠。
推薦楷模
一生惠農興農的大地活雷鋒 —全國時代楷模趙亞夫
姓名:趙亞夫
事跡:趙亞夫,男,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4月出生,江蘇常州人,江蘇省鎮江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鎮江市農科所原所長、黨委書記,黨的十四大代表。他扎根農村,服務農民,與農民一道艱苦探索,開辟了一條通過科技興農、以農富農,建設“農民共同富裕、農業生態高效、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農村小康社會之路,帶領數十萬老區農民實現了“小康夢”,被譽為“一生惠農興農的大地活雷鋒”。
果樹栽培專家糜林被追授江蘇“時代楷?!睒s譽稱號
姓名:糜林
事跡:糜林,男,漢族,1963年8月生,江蘇鎮江人,中共黨員,生前系鎮江市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室主任,研究員。2020年2月18日因病逝世。他33年如一日扎根“三農”一線,育成草莓品種3個,創新應時鮮果技術30余項,并把科技成果推廣到5個省、17個縣,累計培訓農民16萬多人次,為農民增收10億多元。2020年9月,入選中國文明網2-7月“中國好人榜”。
鎮江援疆干部王華被追授“江蘇時代楷?!?/p>
姓名:王華
事跡:王華1975年出生于江蘇鎮江丹陽市的一個農民家庭,曾在丹陽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丹陽市委組織部等部門歷練多年,并于2012年2月被提拔為句容市副市長。